酒店行业低碳供应链建设的意义

2025-08-21

酒店行业作为保民生,稳就业的现代生活服务业,其品牌价值及市场竞争力选择和主流社会价值观存在高度一致性,越来越多的酒店业主及酒管集团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下的低碳管理要求。而绿色低碳管理对行业来说,本身是一项贯穿整条产业链的系统工程。目前,酒店管理企业纷纷发布绿色发展战略,也将绿色低碳供应链作为锚定方向,但基础数据的缺失及披露机制的不建全,技术性研究及应用技术集成应用仍需先行者探索完善。即使深知绿色低碳经济是未来企业的竞争力体现,也迫于疫后的流动资金压力,导致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大打折扣,绿色供应链管理带来的环境长期效益和短期经济压力使企业举棋不定,低碳供应链建设出现两极分化,头部企业集团将其作为重要且紧迫的战略选择。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我国“双碳”目标基础下,以控制环境污染为主的酒店业社会责任逐步扩展到应对气候变化、减塑和资源循环再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其中,应对气候变化指标的权重大幅提升。目前,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职能管理部门逐步将酒店行业纳入碳排放管理范围,促使酒店业主单位及管理单位关注碳排放信息,并开始从治理机制、测算披露、碳目标设定、碳目标绩效和减排行动五个维度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全球绿色发展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酒店正努力向低碳环保模式转变。

我们看到,一直以来,头部酒店集团都将供应链建设作为核心竞争力,从投资人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建造一家标准化酒店,加盟商如何以最实惠的价格采购日常运营物资,供应商如何精准对接品牌需求,关系到酒店成本、质量和战略发展的供应链是酒店管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今天,探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商体系,从秸梗中“长”出来的环保拖鞋、可回收利用的无瓶标客用水、用可回收碎瓶制作的家具的环保产品、到以新能源替代、能源优化选择的低碳能源,再到能碳智慧的运营减碳及资源节约,从低碳建筑、低碳运营到低碳产品,个性化的低碳转型不仅满足了酒店的高标准需求,更在潜移默化中与住客的低碳理念相融合。而酒店的低碳化,需放在整个国家层面的碳中和维度来讨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在《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提出,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的绿色低碳发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提出中央企业“发挥绿色低碳消费引领作用,扩大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率先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建立健全绿色采购管理制度,推进绿色供应链转型”。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近年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绿色低碳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多份政策文件相继出台,绿色低碳工作取得亮眼成绩。

通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CITI指数我们看到,“过去的10年间,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共同推动下,绿色供应链的理念逐步主流化。承诺绿色采购的参评企业从37%提升到73%,并要求公开披露供应链环境与气候风险管控要求。Levi Strauss&Co.、戴尔、阿迪达斯、Inditex、思科等领跑企业,以及富士康、立讯精密、鹏鼎控股、安踏、隆基绿能、华为、联想、李宁、维他奶、科森科技等大中华区龙头企业借助环境信息公开,累计推动2.5万家次供应商做出整改或披露,数以万计的供应链企业通过数据链长效跟进自身环境风险。

而投资者将ESG披露指标作为考评一家企业是否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关键指标,随着可持续发展要求、低碳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低碳技术日新月异,生产者及技术研究机构,服务机构基于酒店行业可持续经济及市场竞争力建设要求,赋能产业效能,以供应链新技术、新产品、新需求增长酒店行业新动力,供应链协同创新和赋能协作减碳,引导和扩大低碳需求与激励,使行业低碳转型具备积极性、规模性、有效性的可能。先行者也在基于实现低碳供应链同时,加强全过程绿色低碳指标及减碳措施融入,提高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决策能力;建立基于绿色低碳实施及产品碳披露的系统评价及试点探索机制,并以市场及政策鼓励企业打造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理念的数字化供应系统,各方合力推动酒店低碳技术创新,加强零碳数智技术的产业转化,共同赋能企业更高质量发展,为全社会增加绿色优质投资选择、消费和就业,并最终共同分享低碳转型的绿色效益。

随着碳普惠机制逐步完善,投资者对资产绿色低碳评估要求的不断深入,可持续低碳供应链的打造也成为衡量酒店可持续能力的关键因素,低碳供应链不仅仅解决酒店核心竞争力问题,也解决基于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作为现代生活服务业的酒店行业,一方面要考虑基于应用产品的生产低碳化及运营减碳化,另一方面要关注基于低碳消费鼓励的未来消费选择,在绿色低碳消费的主基调下,需要把低碳产品供应、技术性低碳运营实现,低碳消费选择及体验互动打通,才能在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满足消费者未来主流消费需要。会推运产品供应者、技术服务者向绿色低碳转型,从而形成全产业链协同的良性循环,这是低碳供应链实践的重要措施,将会需要一个时间周期的完善。

通过近两年酒店低碳实施路径的探索,行业共识是酒店行业可持续发展及低碳转型需要产业协同实现,行业管理者共同发起了“低碳酒店试点行动”,成为酒店行业实施低碳转型研究的重要力量,以试点探索有序路径,共同编制酒店低碳的标准锚定行业低碳目标,并由30多家机构和企业共同成立酒店低碳发展研究院,集成供应链实施路径,一摸家底实现碳排可视,可对话,可交易,使价值显现,让消费者参与社会责任共担,联合社会力量帮助企业应对约束、应对风险。二探路径,以技术集成及适用商业模式实现节能降碳,降本增效,目前有些成熟经验和技术,创造出酒店低碳供应链雏形,酒店低碳供应链的建设仍要由小见大。

总之,低碳供应链将是一个系统性持续优化、不断发展延伸的动态过程。我们看到趋势是必然且持续临近,有能力的企业要根据政策引导和产业链协作阶段,灵活调整发展策略,并寻求高效且适配的体系化实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