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智库专栏|酒店业经济通缩下的三重挑战——破局关键:低碳转型与坪效革命的双重突围和商业互联网变革透析(3)

2025-07-09

免责申明:本文原创,版权归于作者所有。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欢迎原创投稿。邮箱:lchsc@zhllt.cn






图片








李建








曾任北京香格里拉饭店总工程师

曾任凯德商用工程设计与物业服务部(中国区)副总经理

曾任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能源研究所副总工

曾任清华大学建筑节能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现任中瑞旅游学院客座教授、洛桑酒店管理机构顾问


有27年酒店开发与运营管理的经验。5年金融地产开发运营的经验。集产学研为一体是酒店行业最勤奋的。用12年时间对上国内外千家酒店进行了调研。有100多个酒店复盘的经验。是这个行业最勤奋的研究者,参与了建设部与中国饭店电子工业部等多个绿色饭店、低碳饭店标准的编写。2007年参加了联合国地产人多会议的讨论,并代表中方欧美日多个国家进行了考察。2008年接受了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先生颁发的最佳组织奖。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酒店品质提升专家组组长。并提出酒店社会学概论 。


推荐阅读:

酒店业经济通缩下的三重挑战——战争阴影下的能源危机:全球经济与酒店行业的双重冲击(1)

酒店业经济通缩下的三重挑战——房地产困局与通缩压力:酒店行业的生存困境(2)


本文转载请注明来源


面对战争阴影下的能源成本暴涨和房地产困局带来的需求萎缩与经营挑战,酒店行业的转型已迫在眉睫。唯有以低碳技术为盾,抵御能源成本暴涨;以坪效革命为矛,突破经营效率瓶颈,方能实现破局重生。



破局关键:低碳转型与坪效革命的双重突围

图片

1. 低碳技术:化解能源成本危机的核心武器

- 虚拟电网与能源套利:引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峰谷电价,通过储能设备实现电力错峰使用,三万平方米五星酒店年通常可以实现年节省电费150万元;

- 可再生能源替代:在酒店屋顶安装光伏板,配套储能设施,实现20%-30%的电力自给,在高纬度低容积率的度假酒店优势极为明显

- 政策红利驱动:利用政府对低碳改造的补贴与税收优惠,加速设备升级,上海某酒店申请绿色贷款后,改造项目成本降低30%。


2. 坪效革命:空间价值的深度重构。坪效指标如何说明传统指标不能说明的问题?

破解“空间浪费”问题

传统指标盲点:一家酒店可能RevPAR表现不错,但大堂、会议室、餐厅等公共区域长期闲置或利用率低下,造成巨大浪费。传统指标无法直接反映这些空间资源的低效利用。

坪效破解:通过计算各区域的12项坪效指标(例如,大堂区域坪效、会议室坪效、餐饮区域坪效、机房坪效、后勤坪效等),酒店能直观发现哪些空间贡献的收入不足,从而识别出“无效空间”或“低效空间”。还能指导酒店进行空间改造,激活这些“沉睡”的资产。不要被传统的经营指标套死。酒店数据交叉分析溯源很重要,举一个例子,北京建国饭店紧挨着的两家五星级酒店,一个是柏悦,一个是国贸三期他们的客房得房面积分别是建国的3.5倍和3倍。那么他们RevPAR 是建国的三倍坪效才持平。但是每房的建造成本还差出几十万,运行的能耗高出一倍多。店内的客流还还上不来,影响餐饮的收入,同样满出租率的收入和利润都受影响。其实这就是建国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完成投资回报的原因。

提升“非客房收入”的精准度

传统指标盲点:总营收能看到非客房收入的绝对值,但无法看出这些收入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不同非客房业务的盈利效率差异。

坪效破解:分别计算餐饮、SPA、会议厅等各非客房业务的坪效。例如,如果餐厅坪效远低于行业平均或酒店预期,则需分析是菜品定价问题、上座率问题,还是服务流程问题。通过对比不同餐饮区域(如大堂吧、中餐厅、西餐厅)的坪效,可以优化其布局和功能,甚至考虑将部分低坪效区域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机构。

指导“精准投资”与“资产优化”

传统指标盲点:酒店在进行设施升级或改造时,往往凭借经验或外部趋势,难以评估投资的实际效益。

坪效破解:在进行任何改造前,先评估现有空间的坪效。改造后,再追踪新空间的坪效变化。这能帮助酒店管理者:

理性投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能显著提升坪效的区域或项目上,避免盲目投资。

资产活化:识别并改造低坪效资产,提升其功能性与盈利能力,从而提高整体资产价值。在低利率环境下,与其新建,不如通过优化现有资产提升价值。

反映“客户体验与价值认可”

传统指标盲点:传统指标无法直接衡量客户对酒店整体“体验”和“价值感”的认可度。

坪效与好评率的结合破解:尽管坪效本身是衡量收入的指标,但它可以与好评率(或更广义的在线声誉指数)结合使用。

高坪效+ 高好评率: 说明酒店不仅实现了高效的空间利用和收入产出,而且客户对这些空间提供的服务和产品高度认可,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高坪效+ 低好评率: 可能意味着酒店为追求短期收入而牺牲了客户体验(例如过度拥挤、服务不足),这种高坪效是不可持续的。酒店需要反思经营模式。

低坪效+ 高好评率: 说明服务质量很好,但空间利用率不足。可能需要通过营销、产品组合或空间改造来提升收入。

低坪效+ 低好评率: 这是最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全面改革。

行业协同与政策支持:构建抗风险生态

图片

1. 企业层面的主动应对

- 供应链本地化:减少对进口能源与物资的依赖,与本地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降低运输成本与供应风险;

- 产品结构调整:推出“低碳主题套餐”,结合本地旅游资源设计短途旅行产品,吸引本地客群;

- 社群运营深化:通过会员体系与主题活动增强客户粘性,成都某酒店举办“城市探索者”活动,非客房收入占比提升至42%。


2. 政策与行业的协同发力

- 绿色金融支持:政府扩大低碳转型专项贷款,降低酒店融资成本;

- 行业标准升级:修订绿色酒店认证体系,将能源效率、碳排放等指标与税收优惠挂钩;

- 国际合作突围: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探索新能源进口多元化路径,缓解对中东能源的依赖。

在危机中重塑行业韧性

当房地产债务危机、战争能源冲击与通缩压力三重叠加,酒店行业的转型已迫在眉睫。唯有以低碳技术为盾,抵御能源成本暴涨;以坪效革命为矛,突破经营效率瓶颈;危机之下,转型的速度与深度,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低碳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酒店行业破局重生的必答题。

真正的突围不在于修修补补,而需要来一场"创造性破坏"。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沿用过去的逻辑。"这场变革的本质,是从空间经营者进化为价值运营商,从能源消耗者蜕变为资源整合者。唯有打破认知边界,才能在经济通缩的寒夜里,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图片


酒店低碳发展研究院 官官


电话丨13826550772

邮箱丨lchsc@zhllt.cn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