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首部酒店低碳策略工具书】——中国酒店业变革的系统性应答

2025-04-08

当气候变化从科学预测变为切身感知,酒店业的低碳转型早已超越“社会责任”的表层叙事,成为关乎生存权的必修课。作为连接全球商旅、文化消费与在地资源的关键枢纽,酒店业既是碳中和的“显影剂”,亦是绿色创新的“试验场”。中国酒店业在双碳目标下的转型,不仅关乎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承载着向世界传递绿色发展范式的重要使命。


这一进程中,一个根本性命题逐渐浮现:如何在规模化发展与生态约束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如何将国际经验转化为适配中国酒店业态的本土化方案?这些问题的答案,既需要行业自发的实践探索,更呼唤系统性知识沉淀与路径指引。


图片


2025年,由酒店低碳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东呈集团等联合发起行业首部出版发行的酒店低碳策略指导工具书——《中国酒店低碳发展蓝皮书》编制,以《酒店碳标签评价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筑基,结合我国双碳目标实施的政策要求及预测,持续追踪全国酒店的低碳案例与技术方案,促进政策制定部门、行业投资机构、供应商与服务商、消费者等群体了解酒店集团的社会责任承担,打破认知壁垒、政策落地壁垒、区域发展壁垒,将于2025年9月正式出版





01


时代经纬中的

蓝皮书价值


     《中国酒店低碳发展蓝皮书》的编纂,始于对三个维度的深刻回应:


政策语境的重构:从《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在系统部署绿色转型“路线图”,到各区域落实碳中和碳达峰方案,政策体系正形成层层递进的约束力与牵引力。酒店业亟需一本既能解码政策深层逻辑,又能转化为技术语言的工具书。


国际话语的接轨: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开始影响全球供应链,当国际酒店集团将“碳”纳入品牌估值体系,中国酒店业需要建立既符合全球发展标准、又体现中国特色的低碳话语体系。


行业痛点的破局:碳排放约束不断升级,消费者低碳理念成为酒店重要考量依据,可持续发展成为酒店集团战略规划,酒店行业正暴露出技术路径模糊、成本收益模型缺失、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深层困局,行业正急需“被实践验证过”的转型路径。


蓝皮书并非简单的经验汇编,而是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形成覆盖战略规划、技术选型、绩效评估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02


框架解析

从认知革命到行动指南



酒店低碳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沉淀,更在于构建行业集体行动的逻辑框架——“让每一份孤立的努力,都能在共同的坐标系中找到意义。”

蓝皮书报告分为总报告、政策篇、区域篇、调研篇、评价篇、策略篇及案例篇,以系统性思维为纲,立足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构建“全景扫描-政策解构-区域实践-需求洞察-标准引领-路径规划-案例实证”七维框架最终形成“认知层-方法论-实践域”的进阶结构。聚焦行业痛点与时代命题,旨在为酒店低碳转型提供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广度的“工具箱”。




03


蓝皮书联编倡议



任何系统性变革,都需要“先驱者”与“同行者”的共谋。为充分凝聚行业共识,《中国酒店低碳发展蓝皮书》编委组现面向酒店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学术机构及行业协会等开放编委席位,深度参与技术路线论证、案例价值提炼、工具模型优化等核心环节。

酒店低碳发展研究院将持续开放窗口,跟踪行业最创新最具实践成效的酒店低碳发展案例与见解,优先纳入蓝皮书,共同塑造中国酒店业的绿色话语权。




图片

编委申报


分享